厦门POS机办理|厦门pos机申请|厦门pos机安装-厦门POS机

扫描微信 随时咨询

4月扫码支付限额后的pos机走向

     扫码支付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基本上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科技的发展让支付日新月异,银行用了50年才从某种意义上真正实现普及,POS机用了20多年才让大众习惯了刷卡消费,而移动支付只用了4年不到就成为支付市场的当红炸子鸡,互联网所带来的改变迅速颠覆了原有的支付市场格局,甚至大有一副取而代之的趋势。

    网上有个段子,说的是做相机的柯达被做数码的索尼干掉了,做数码的索尼又被玩手机的诺基亚干掉了,而玩手机的诺基亚却又被倒腾电脑的苹果干掉了,在互联网时代,谁也不知道下一个颠覆者会从哪里跳出来,这句话用在扫码支付上最合适不过,当做信息存储出身的条码出现时,谁也想不到它会在中国的支付市场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扫码支付火于2014年,作为移动支付的主力军,凭借时尚、便捷的客户体验,迅速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016年才是扫码支付真正里程碑式的一年,因为,2016年8月3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这也是央行在2014年后首次官方承认扫码支付的地位。


    在此之后扫码支付便进入了黄金的2017年,头顶“中国新四大发明”、“中国经济发展新名片”光环的移动支付,在今年更是成为两会热词。移动支付发展究竟有多快?根据央行发布的2013-2017年支付体系运行情况,短短四年,我国移动支付规模翻了21倍。2013年移动支付笔数和金额分别仅为16.74亿笔和9.64万亿元,在2017年底这两项数字分别达到375.52亿笔和202.93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一。

    面对扫码支付的步步紧逼,传统的POS刷卡又该如何应对?

    从2014年扫码支付流行开始,唱衰POS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尤其是2016年“96”价改以后,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大幅度提高,信用卡刷卡更是不封顶,而此时的扫码支付恰恰得到央行的官方承认,正式走上台面,其费率相较于各种线下收单POS产品优势明显,银行卡还有人用吗?POS发展的前路似乎已无希望,可事实又真的如此吗?


    根据央行发布的2017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至2017年末,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2592.60万户,联网POS机具3118.86万台,较2016年末分别增加525.40万户和665.36万台,全国每万人对应的POS机具数量225.56台,同比增长26.04%。


    银行卡交易方面:2017 年,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交易51494.31 亿笔,金额761.65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41%和2.67%。其中,消费业务586.27亿笔,金额68.67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96%和21.54%。全年银行卡渗透率达到48.71%,比上年上升0.24 个百分点。

    数据不会撒谎,面对扫码支付的来势汹汹,被大众看衰的POS刷卡,反而交出了出乎意料的靓丽成绩单。

    POS支付从不被信任到慢慢被接受经历了漫长的阶段,而扫码支付却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就迅速让消费者接受了这一新兴支付习惯,借助互联网的风口,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成本低廉、支付便捷,天时地利加上人和,扫码支付自然成为市场和消费者的心头爱,上至银行,下至街边摊位纷纷推广起了扫码支付。

    但在支付市场耕耘20多年的POS支付,面对扫码支付的凶猛冲击,没有选择固步自封,而是勇于自我革新,以一种包容兼蓄的姿态,在改善传统支付体验的同时,迅速兼容以扫码支付为代表的新型移动支付模式,其中以银联云闪付为代表的“挥卡支付”便是移动支付与传统POS结合的成功案例,只要是带有Quick pass标识的银联卡便可在POS机上感应器处短暂接触后实现刷卡消费,随后Applepay,Samsung pay,各种基于NFC手机的挥卡支付模式的推出也无疑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同时移动支付的兴起,虽然导致银行卡使用频率下降,对传统的POS收单业务产生了巨大打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对于已在行业沉浸多年的老牌支付机构,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的改革,有望带来新生,以“支付+”为核心的智能终端的诞生,便是POS自我革新的标志产物。当原本仅用于收单的传统POS升级为智能POS后,即可同时满足传统银行卡支付和新兴的移动账户支付,此外智能POS线下布局的先入优势更是构建起了自身独特的竞争壁垒,为收单业务带来了新的机会。


    作为国内最早开始从事线下银行卡收单业务的支付机构,银联商务很早便开始了在综合支付和信息服务领域内完成策略性的战略布局,在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理念下,银联商务在业内率先推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全民付”智能终端,通过开放应用市场,实现智能终端资源和支付接口开放,积极引入互联网资源,打破了此前横在商户、支付机构、服务提供商、机具厂商之间的隐性壁垒,最终实现集支付、应用下载、服务融合、信息集中、集约化管理等各类服务模块的开放式生态系统。


    具备开放、延伸、兼容等特质的“全民付”智能终端,早已成为银联商务的“支付+”系列产品以及众多第三方应用服务内容触达商户、发挥出实效应用价值的绝佳介质,不仅大大缩短了实体商户互联网转型的路径,还围绕“支付”为商户提供了智能化经营解决方案。据介绍,目前“全民付”智能终端在全国布放近百万台,由其所构建的开放式智能化生态体系正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发挥出应用价值。

    移动支付最大的优势在于便捷,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为扫码支付提供了庞大的用户群体,简单的扫一扫,让消费者在支付体验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时问题随之而来,因为二维码通过几何图形来记录数据和储存信息,这样的功能也可能携带非法链接或代码。如果条码支付终端缺乏识别与拦截功能,就可能产生安全漏洞和隐患。而条码本身的可视化特性,在互联网环境下以图形化方式传输,容易受到攻击,容易传播木马、病毒,造成用户资金损失和信息泄露,于是,盗换条码、条码植入木马病毒等问题层出不穷。


    2017年可以说是支付行业最严监管的一年,先是人行严控支付牌照发放,先后对多家不符合监管要求的收单机构作出不予续展的处罚,后有《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印发,坚决打击二清乱象,一系列措施的背后是人行规范支付市场有序运行的决心。也因如此,频频出现安全隐患的扫码支付,还是在 2017年12月25日,迎来了人行印发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扫码支付进入限额管理时期,4月1日起,对于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为D级,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经过20多年的发展,POS支付已全面渗透到日常的消费之中,尤其是大额交易更是不可或缺,因此即便面对移动支付不断的紧逼,商家也不可能完全放弃已经营多年的POS机,更多的是采取互为补充的形式,刷卡和扫码兼备,因此我们经常看到的场景是商家收银台上摆着移动支付标志同时也摆着POS机,供消费者选择。而央行发布的2017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中POS商户和银行卡消费的增长无疑佐证着,虽然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确实增强了生活中小额支付的便利性,但以银行卡消费为传统的POS机依旧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支付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依旧巨大,尤其是线下小微实体商户支付场景的开发,扫码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微商户收款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伴随支付市场的持续增长,人行也必将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支付的健康、长久、有序发展,而扫码支付与智能POS的互为补充,尤其是智能POS在兼容扫码支付和传统银行卡支付的同时,围绕“支付”为商户提供的智能化经营解决方案,必将在未来进一步凸显和发挥出支付应有的应用价值。